英布如果自己申请降封为侯,交出军队,去中央享福可以避祸吗?
如果还不行,他死在韩信之前,能保子孙后代嘛?
- 1692 个点赞 👍被审核的答案
后世有三个皇帝嘲笑过刘邦,而且都是刚登基没几年时
李渊:刘邦干什么都要亲力亲为,驭人之术和自己比差远了
李世民:刘邦对功臣太苛刻了,犯了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,不如自己宽厚
朱元璋:刘邦对打天下的兄弟过河拆桥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住未央宫里的李渊:我不配叫高祖
当了二十年皇帝后的李世民:我还是太年轻了
七十岁的朱元璋:杀杀杀,换我是刘邦连灌婴也杀了,怎么能让一个外人掌握全国野战军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好多人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,自己打天下的实权开国大一统皇帝
李世民,刘秀都是二十多岁。
赵匡胤三十出头
秦始皇,杨坚,朱元璋三十多岁四十不到
~这些人都是非常年轻的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大一统时代的自己打天下的实权开国领袖,建国时的年纪里超过55岁的:
刘邦(56岁)
教员(56岁)
编辑于 2025-01-15 18:03・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>>
遥想当年少年勇 - 508 个点赞 👍
后世有三个皇帝嘲笑过刘邦,而且都是刚登基没几年时
李渊:刘邦干什么都要亲力亲为,驭人之术和自己比差远了
李世民:刘邦对功臣太苛刻了,犯了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,不如自己宽厚
朱元璋:刘邦对打天下的兄弟过河拆桥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住未央宫里的李渊:我不配叫高祖
当了二十年皇帝后的李世民:我还是太年轻了
七十岁的朱元璋:杀杀杀,换我是刘邦连灌婴也杀了,怎么能让一个外人掌握全国野战军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好多人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,自己打天下的实权开国大一统皇帝
李世民,刘秀都是二十多岁。
赵匡胤三十出头
秦始皇,杨坚,朱元璋三十多岁四十不到
~这些人都是非常年轻的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大一统时代的自己打天下的实权开国领袖,建国时的年纪里超过55岁的:
刘邦(56岁)
教员(56岁)
查看全文>>
遥想当年少年勇 - 72 个点赞 👍
五分可能。韩信被剥夺兵权,带到京师,也算生活富足,但是他有能力,政治弱智,依然招摇,口无遮拦,最后被杀。如果英布主动交权,去京师,老实享福,有五分可能活下去。至于剩下的靠天了。
查看全文>>
无所谓 - 18 个点赞 👍
很难
英布和彭越、韩信不一样,英布在项羽大封诸王的时候(汉元年,前206年)就已经封为九江王了,然后在汉三年投汉,四年改封号为淮南王,十一年反汉,十二年被杀
也就是说,英布这个王是切切实实当了十余年的,而且还能动员起自己的班底和自己一起起兵反汉,所以他是有自己的一套相当忠诚的班底的
所以他如果主动降为侯爵,那他的这些下属该如何自处?
要知道那可是有田横五百士的汉初,主辱臣死几乎是必然的,而如果像题主这么说的,无缘无故主动请求降爵,他手下可是有可能会直接起兵造反的,最后还是会连累到英布
查看全文>>
纯爱大祭司K - 7 个点赞 👍
刘邦 项羽 韩信 英布 彭越
这五个人最后只能活一个
查看全文>>
田锋 - 7 个点赞 👍
你这叫自投罗网,人家正愁不好办你呢,你倒好,直接送货上门了。
彭越都被贬为庶人了,结果还是没能逃脱刘邦的毒手,你凭什么认为英布降封为侯就能躲过去?
卢绾是刘邦的最亲信的发小,樊哙是刘邦的连襟,还有救驾之功,结果一个被逼外逃,一个差点被杀,英布和刘邦的关系有这两个人亲近吗?
英布如果自投罗网,那他的结局不会和彭越有什么区别,他必然会在某一天被人诬告谋反,然后莫名其妙地被灭族,原因也很简单,吕后想要拿他的人头立威,而刘邦也信不过他。
查看全文>>
疏影月黄昏 - 6 个点赞 👍
就问一句凭什么?
英布带着军队、地盘跟刘邦创业,建立大汉帝国,功成名就,不当合伙人,一个马仔就打发了?
汉初王与诸侯差距太大,诸侯有一乡之地就算不错,而王起步就一郡之地。
诸侯完全受中央辖制,王有相当大自主权。领地内人口、法律、税务、军队、财产都归属于王本人。生杀予夺,恩威无上。
退一万说,真降封为侯也不见得有好下场。韩信并未透露反意,从齐王改迁楚王,后贬淮阴侯,惨死于妇人之手。彭越堂堂梁王,就因在刘邦与陈豨之战中出工不出力,被杀掉,剁成肉酱,分赐诸王。如此恶行没几人能忍。
本身实力强大,有军功,有威望,委曲求全也会被看作卧薪尝胆。
当时,英布唯一的机会就是造反,韩信死,刘邦病重,没人能打过他。就算最后刘邦强撑着平叛,英布也没让他好,此战刘邦千疮百孔的身体雪上加霜,没多久就崩了。
查看全文>>
春风得意人间乐 - 5 个点赞 👍
答案是,不能。
秦末的农民起义其实不能划到农民起义这一栏的,它更像是六国复辟运动。
秦国统一战时,六国老百姓的思想是,抵抗?抵抗跟我三十文工资有关系吗?
秦国统一后,六国老百姓,泥马,我不想去岭南,我不想去北京。
大泽乡这帮子人,搁六国时最多也就跑几百里服徭役,现在一个楚国的牛马要去燕国耕地,忍不了,一分钟都忍不了。
这时候谁敢提统一,谁就完。
你说英布交出军队当个安乐侯?我堂堂江南人又要去北京?今天我就先弄死你。
刘邦没有提统一的胆子,但是借着统一法令杀几个王的胆子不但有,还很多。总结就是,谁当王,谁就得死。